北京冬奧周期上海提供三方面支持 培養選手"共建"——上海熱線體育頻道
????隨著平昌冬奧會閉幕式“北京8分鐘”的呈現,冬奧會正式進入瞭北京周期。因為本屆奧台中市化糞池清理住宅化糞池清理運會在東亞舉行,平昌和北京隻有1個小時時差;又因為平昌冬奧會恰巧在傳統的中國春節以及寒假之中,觀眾有更多時間觀看;還因為2022年的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,因此這屆平昌冬奧會在中國獲得瞭更多的關註。
????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共獲得1金6銀2銅,按照代表團的說法,“與索契冬奧會相比,中國隊獲得的金牌數少瞭2枚,但獎牌數持平。此外,中國隊共在5個項目上獲得瞭獎牌,獲獎項目也創新高”。
????當前國際體壇,一年的365天,基本排滿瞭體育賽事。以網球為例,從1月的澳網到11月的年終總台中抽水肥決賽,每周都有比賽,其中男子賽事一年超過70項。
????總體而言,全球體育賽事有的是單項賽事,有的是綜合賽事;有的是國內賽事、有的是國際賽事;有的是業餘賽事,有的是職業賽事。有的是固定舉辦地點的賽事,有的是流動舉辦的賽事。有的是大型賽事,有的是小型賽事。
????那麼冬奧會,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?從不同的口徑和表述中,奧運會和世界杯是最為知名的國際性賽事,奧運會還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賽事。奧運會本身還有夏季奧運會、冬季奧運會;2010年開始有青年夏季奧運會,2012年開始有青年冬季奧運會。
????就冬季奧運會而言,其實從1992年最後一次和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之後,經歷瞭一個非常快速的發展時期。主要表現在比賽項目增加、參賽代表團增多、舉辦日期拉長,影響力擴大。
????首先是項目增加。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是6大項61小項,1998年長野冬奧會是6大項68小項,增加約11%;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7個大項15個分項78個小項,增加約12%;到瞭2006年都靈冬奧會,大項和分項不變,小項增加到84個,增加約8%;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,小項增加到86個,增加約2%。2014年索契冬奧會,小項增加到98個,增加14%;2018年小項為102個,增加約4%。24年間,冬奧會從61個小項增加到102個小項,每屆奧運會小項都有增幅,從2%-14%不等。現在,冬奧的小項約是夏奧小項的33%。
????其次是參賽代表團增多。1994年的參賽代表團是67個,1998年是72個,2002年是78個,2006年是80個,2010年是85個,2014年是88個,2018年是92個。以今年為例,厄瓜多爾、厄立特裡亞、科索沃、馬來西亞、尼日利亞和新加坡6個代表團歷史上第一次參加冬奧會,一些熱帶附近的國傢和地區也派隊員參賽,湯加旗手皮塔2016年參加瞭裡約奧運會跆拳道的比賽。從參賽代表團看,目前冬奧代表團數量約是夏季奧運會代表團的45%。
????第三是舉辦日期拉長。1994年冬奧會會期11天,1998年會期16天,2002年會期17天,目前基本固定從第一周周五開幕,到第三周周日結束,包括3個周末。這個會期和夏季奧運會相同瞭。
????第四是影響力擴大。從1924-1992年,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同年舉行。從某種角度講,冬季奧運會不如同年的夏季奧運會有影響力。對贊助商來說,可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夏季奧運會;對參賽代表團來說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夏季奧運會;對媒體來說,或許也更關註夏季奧運會。從1992年後,冬奧會和夏奧會錯開舉行,都在偶數年舉辦。這樣,冬奧會的曝光程度增加、產業價值變大、專業屬性明晰,整體影響擴大。
????盡管對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申辦、主辦有不同的聲音,但就不同國傢的發展階段和不同訴求來看,如果主辦城市和國傢找到和奧運會的契合度,對城市和奧運會,都是一個雙贏的舉措。在冬奧會發展的黃金期,北京抓住機遇,獲得瞭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權,將是第一個既舉辦夏奧和冬奧的城市。
????從舉辦的角度來說,盡管冬季項目尤其特殊性,且冬季項目在我國的總體普及程度不高,不過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以及政府支持,我們有信心辦好。
????從競技角度看,因為東道主的因素,民眾對代表團的獎牌和成績壓力相對會大一些。在競技層面,金牌的激勵作用還是很大的。平昌奧運會中國代表團4天沒有獎牌、10天沒有金牌的壓力還是很大的。當然,2018年平昌奧運會的1塊金牌,使得我們在備戰2022北京冬奧會時,背負較小的奪金壓力,反而上升空間大,前沖趨勢強。因此,在4年的北京周期內,如何有效、高效地備戰,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。
????首先是全面評估。
????冰雪項目的重心其實還在歐美,獎牌榜前6名4個歐洲國傢,2個北美國傢。挪威在本屆奧運會上,獎牌數打破瞭一個代表團最高37塊獎牌的奧運紀錄。韓國雖然是東道主,目標是獎牌榜第4,但最終在第7。美國代表團人數最多,有243人,參加102個小項中的97個小項,最終排名是第4。事實上,這次奧運會的不少雪上項目,即使韓國是東道主,日本水平也不差,還是沒有一個亞洲選手參加。因此,我們需要對冬奧會的項目有個全面評估,對自己的優勢項目、潛優勢項目有個評估。例如,短道速滑8個項目,本屆奧運會6個國傢獲得金牌,競爭非常激烈。那麼我們可否開發一些潛優勢項目?例如,對有14塊金牌、也曾經拿過奧運冠軍的速滑項目,是否可以予以關註?再如冰壺項目,比較適合我們開展,也有拿過女子團體世界冠軍的經歷,又增加瞭男女混合項目,我們怎麼再創輝煌?花樣滑冰項目上,男單、女單、雙人滑等項目上,歷史上和今年奧運會,都有不少亞洲、亞裔選手,這個項目我們是否可以大力發展。
????其次是規則理解。因為參與冰雪項目時間短,我們對一些項台中化糞池清理目的規則理解、致勝規律的把握,還要提高。例如平昌奧運會,盡管有慢鏡頭輔助,參賽隊及電視觀眾對裁判在電光火石間對速度極快、身體接觸比較多的短道速滑項目判罰一致性有存疑。
????因此,我們需要在國際奧運會、冰雪的國際體育組織方面有話語權,培養我國的體育官員進入技術委員會、裁判委員會等機構。這方面,我們的楊揚做得很好,在國際奧運會、國際冰雪界有一定的影響。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提名,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張虹當選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,並因此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,任期為8年。王北星也進入國際滑聯(ISU)運動員委員會。從退役的高水平運動員中選拔,是個不錯的做法。事實上,我國短道速滑起步、飛躍,和當時我國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也很有關系。
????第三是項目突破。因為東道主的因素,2022年北京奧運會我們的參賽小項會增加,但並非我們天然地可以參加所有項目。有些小項,如冰球,還是需要通過國傢隊的水平來衡量能否晉級奧運會。即使我們都有資格參加大多數小項,那麼派不出選手,也是很尷尬的事情。
????跨項跨界選材,是在短時間內達到全面參與的一個可嘗試方法。例如,今年奧運會新增加的速度滑冰集體出發項目,韓國隊獲得男子金牌;女子項目日本獲得冠軍,韓國獲得亞軍,中國選手獲得第5和第10。這個項目的參賽者,大多數從短道速滑和輪滑跨界跨項而來。這個項目在不同輪次(半決賽,決賽)有不同的策略,在比賽的不同階段不同打法,有不同的技術、戰術,比賽不確定性強,觀賞性高,考驗選手的臨場應變和加速、超越時機。這個項目有4個計分點,前3個沖刺點前3名分別獲得5分,3分,1分。第4個點的沖刺點前三分獲得60、40、20分。也就是說,這個項目前3名就是終點前3名。前3個沖刺點的積分對後面的第4名及以後的排位有影響。事實上,輪滑項目的10000米積分淘汰賽更加刺激。這個項目200米一圈,共50圈。從第11圈開始,單數圈有一個積分點,共19個,第一名2分,第二名1分,第12圈開始,雙數圈淘汰最後的2-3人(根據參賽人數),第50圈是第20個沖刺點,前3名分別得3、2、1分。這個比賽的偶然性、不確定性、觀賞性更強。速度滑冰集體出發某種程度上借鑒瞭輪滑10000米積分淘汰賽。這次參加女子速度滑冰集體出發獲得第10名的郭丹,就是蘇州冰輪兩棲隊的隊員,她既是速度輪滑隊(輪滑)的隊員,也是速度滑冰隊(速滑)的隊員,2015年後以冰上的速度滑冰為主。我們需要這些跨項的項目瞭解、研究、摸索、實踐。
????新增項目,大傢都在同一起跑點上。冰壺項目也是如此,適合在大學生中開展,台中包通馬桶如果我們多進行嘗試,或許可能達到項目突破,增加奪牌點,甚至彎道超車。
????在“北冰南展,東進西擴”以及“三億人上冰雪”背景下,上海在冬季項目方面,其實做瞭許多,平昌奧運會第一次有上海籍選手參賽就是一個證明。在北京周期內,上海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。
????首先是賽事舉辦。上海7次舉辦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站的比賽,還舉辦瞭1次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。此外,上海還舉辦過中國杯花樣滑冰比賽,舉辦瞭年度性的上海超級杯,積累瞭賽事舉辦經驗,培養瞭一大批冰迷。在未來的4年中,和北京冬奧會掛鉤的一系列測試賽,特別是冰上的比賽,上海可以協辦、承辦一些。另外,上海還可以承擔部分國傢隊的訓練基地功能。
????其次是選手培養。上海已經有奧運參賽選手,未來可以在部分項目,如鋼架雪車、冰壺等項目上,和國傢隊進行“共建”。
????第三是智力支持。上海有許多高校資源和人力儲備,通過賽事舉辦,學習觀摩,上海可以儲備冰雪項目的賽事管理者、志願者等人員。例如,在興奮劑檢測方面,上海可以作為北京之外的興奮劑檢測中心的備選地。
????作者簡介:
????陳國強,男,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,碩士生導師,新聞傳播學博士。
????上海體育學院體育、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
????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訪問學者(2013-2014)
77F7E88E885E5201